AI与工业互联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集景(2025/7/26-29日)

工业产品设计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

厦门长臂猿设计有限公司员工,都是能够认真学习,研发能力强的团队,根据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,也在积极探索。人工智能的浪潮已至,未来已来。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速度之快远超想象,这两天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,在上海盛大开幕,全球AI领域目光再度聚焦黄浦江畔…….

1. 核心技术攻坚: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投入研发,如上海核工院开发“智汇星”核电设计大模型,上海电力设计院打造基于BIM+AI的智慧新能源设计服务平台,突破工业设计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关键技术,解决数据处理、算法优化等难题,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。
2. 场景应用拓展:人工智能在工业设计各环节广泛应用,从概念设计时用大语言模型提炼市场文档形成需求,到结构设计利用客户优化算法减重,再到细节设计通过AI工具检测图纸等;在能源管理、自动驾驶等领域,也有智能体协助管理、优化路径规划等应用,如国网上海电力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大师 。
3. 产业生态重塑:构建完整产业生态,形成从基础研究、技术开发、产品应用到人才培养的闭环。上海浦东新区发布人工智能种子基金,培育企业,促进产业规模扩大,目前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,未来三年计划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 。
4. 标准体系构建:制定相关标准规范,保障融合发展的质量与安全性。上海核工院牵头发布全球首个核能人工智能国际标准,使核能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有标准可依,促进技术有序发展和推广应用。
5. 人才培养与引进:重视专业人才培养,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课程,企业开展培训与人才合作,吸引和留住跨领域复合型人才,满足工业设计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对人才的需求。
6. 协同合作深化:加强产学研合作,高校、科研机构与企业携手,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实践,加速科研成果转化;同时,企业间也开展合作,打造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,如上海院作为“链主”承担国资委“国产BIM创新联合体”中新能源设计平台研发任务 。